刀郎遭丁太升猛批俗,央妈反手下场力挺,到底谁在自己打脸?
更新时间:2024-10-17 16:36 浏览量:13
再次被批俗气的刀郎,得到了央妈维护!
2024,互联网世界见证了一场音乐圈的“文艺复兴”。
曾经的歌坛“失踪人口”刀郎,带着新专辑和全国巡演,杀了个回马枪。
线上演唱会5200多万的观看人次,线下演唱会一票难求,黄牛党喜笑颜开,这波流量密码,刀郎算是彻底玩明白了。
然而,就在粉丝们忙着抢票、刷屏、为偶像摇旗呐喊的时候,音乐评论界却响起了一阵不和谐的音符。
乐评人丁太升,这位以“毒舌”著称的“行业守门人”,再次将矛头对准了刀郎,直言其音乐制作水平低、歌词粗糙,成功全靠粉丝追捧。
这句话一出,大家议论纷纷,关于音乐的价值、创作风格和市场接受度的讨论立刻热闹起来。
2004年的时候,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名也随之被众人记住。
就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刀郎却选择了淡出,不再活跃在大众面前,留下了许多猜测和一个时代的回忆。
十几年后,当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音乐传播的新战场,当95后、00后成为音乐消费的主力军,刀郎带着他的新作品,再次回到了舞台中央。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传统的宣传方式,而是直接在8月30日开启了线上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竟然吸引了五千多万人次观看,点赞数也超过了六亿,真是没想到。
紧接着,刀郎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巡演了。
从北方的冰城到南方的花城,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每场演出都是人山人海,门票一抢而空。
黄牛们一听到消息,马上行动起来,把票价炒得非常高,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掏钱买。
刀郎的回归,究竟是粉丝们的一场狂欢,还是时代对“好声音”的重新定义?
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
不可否认,刀郎的音乐能够真正激发出别人内心深处的感情。
他的歌声里面,虽然看似极为粗犷,但实际上有有着温柔情感,虽然歌词通俗易懂,但是细细看来又品味出诗意。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刀郎的歌。
乐评人丁太升直言,刀郎的音乐制作水平不高,歌词也显得粗糙,他的成功主要是靠粉丝的支持,而不是真凭实据的音乐实力。
丁太升的评论,也并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刀郎的音乐,确实不同于学院派出身的音乐人,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生活、对情感的直白表达,少了一些技巧上的雕琢和编排上的复杂。
丁太升这一番言论一出,简直就像是在那些本来就很激动的粉丝身上泼了冷水。
他们一个个涌进评论区,维护自己的偶像,对于丁太升甚至采取了人身攻击。
有人说:“刀郎的音乐有灵性,不是你这种只会挑刺的人能懂的。”
也有人这么说:“你就是在眼红刀郎火了,自己没能力就别在这瞎说八道!”
刀郎与丁太升的“battle”,实际上是两种音乐理念、两种审美标准的碰撞。
丁太升代表的是学院派,他强调音乐的技巧、编排和制作水准,认为只有经过专业训练和精心打磨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音乐”。
而刀郎则代表了大众审美,他的音乐来源于生活,贴近百姓,用最简单的旋律和最质朴的歌词,唱出了普通人的心声。
这种“接地气”的风格,虽然在专业人士眼中显得粗糙,但却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经历过风雨,内心渴望慰藉的人们。
事实上,刀郎被质疑也不是头一次了,一直以来关于他的音乐都有很多争议。
早在2004年,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后,就曾遭到汪峰、杨坤等音乐人的公开批评。
汪峰直接说刀郎的音乐是流行音乐的悲哀,而杨坤则表示,如果刀郎上台唱歌,他会觉得不自在。
当时,乐评人普遍认为刀郎的音乐“土味”十足,缺乏深度和内涵,其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
甚至有人说,那英曾经评论刀郎的歌是农民喜欢听的。
虽然刀郎后来否认了这个说法,但很多人还是觉得他的歌是给农民听的。
然而,央视对刀郎音乐的肯定,却给了这种“精英主义”审美观当头一棒。
央视在评论刀郎新歌《罗刹海市》时指出,这首歌并非是为了“复仇”,虚妄的“复仇论”掩盖了这首歌真正的魅力。
央视的评价算是对刀郎音乐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主流媒体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接受和支持。
其实,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只要能打动人心,就是好音乐。
刀郎的音乐,或许在技巧上不够完美,在编排上不够精致,但却胜在真实、真诚。
他用最质朴的音乐语言,唱出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这或许正是他能引发如此广泛共鸣的原因所在。
过去,人们常把“高雅”和“通俗”对立起来,觉得只有那些小众的艺术作品才算得上是“高大上”。
而那些通俗易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则被视为“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众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愿意让别人替自己做主,他们不再盲目相信权威,反而更看重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他们喜欢的就是好的,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就是优秀的,至于那些所谓的“专业评价”和“行业标准”,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刀郎的回归,恰逢音乐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彻底改变了音乐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听歌习惯。
过去,人们听歌,需要购买专辑、下载歌曲,或者守候在收音机旁。
而现在,只需打开手机,就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而且大多是免费的。
短视频平台的流行,带火了一种新音乐形式:短视频音乐。
这类音乐通常只有十几秒,节奏明快、旋律洗脑,歌词简单直白,更注重的是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耳朵,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刀郎的音乐还能“杀”多久?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刀郎的音乐风格,偏向于传统,他的歌曲通常时长在三分钟以上,旋律悠扬,歌词富有诗意,更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这种风格,在过去或许很受欢迎,但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是否还能适应大众的口味,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现在有些音乐人开始调整自己的风格,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他们将自己的歌曲剪辑成十几秒的片段,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或者根据平台用户的喜好,创作一些更符合短视频传播规律的歌曲。
然而,这种改变并非没有风险。
一些原本拥有大量忠实粉丝的音乐人,就因为尝试改变风格而遭到了粉丝的强烈反对。
粉丝们觉得,他们的偶像为了追逐市场而放弃了原来的自我,不再坚持原来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
最终,这些音乐人不得不选择妥协,回归到自己熟悉的风格。
刀郎会不会像其他音乐人那样,为了迎合市场而改变自己的风格呢?
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刀郎想要在当下的音乐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无论是音乐风格上的,还是传播方式上的。
刀郎现象,是音乐市场变迁和公众审美多元化趋势下的一种必然产物。
它让我们体会到音乐的多样,也让我们思考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享,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雅艺术。
它可以是街头巷尾的流行歌曲,也可以是阳春白雪的古典音乐;它可以是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也可以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窗口。
当音乐不再“神圣”,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我们听到的将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声音,而是更加多元、更加包容、更加真实的音乐世界。
而这,或许正是刀郎现象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信息来源:
[1]红星新闻2024-10-15《乐评人丁太升再谈刀郎:他的歌旋律流俗、歌词媚俗》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