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时》戏剧性让谷雨学校门口搭棚读书,有何深意?
更新时间:2024-10-16 20:56 浏览量:10
《山花烂漫时》戏剧性让谷雨学校门口搭棚读书,有何深意?
《山花烂漫时》有一个情节,很戏剧化,大家讨论、质疑的比较少:谷雨从女高出走后,再回华坪,在女高的学校门口搭起一个简易窝棚,在这里住,在这里学。
这个情节特别戏剧化的处理,华坪女高发展中真有人在校门口搭棚学习吗?这个行为,太戏剧化了。这个行为,好比,一个五保户在民政局门口,摆了固定的摊位,乞讨。这行为,比拉横幅抗议还炸裂。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个情节,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部剧的,大家质疑声很少,讨论也很少。大家觉得,谷雨这个行为是可以接受。而,张桂梅老师对谷雨这个行为的处理也是合理的。纯纯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那么创作团队,这么处理,大家为什么觉得不突兀?是否有深意呢?
个人体会,谷雨搭棚学习这个举动,从创作上想表达的:
通俗讲——地上有钱,也只有弯腰的人,才能捡到;
书面表达叫——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高雅的表述为——天道酬勤,自强不息;
创作团队在创作时,与张桂梅老师的交流中,张桂梅老师表达一个意愿:剧情要突出集体——华坪女高的成功不是张桂梅一人之功,是各级政府,是社会各群体,是华坪女高所有教职人员,是各方的支持,努力,才有了华坪女高的成就。
方琼、魏婷云、陈四海、周善群、马永强、刘青永、医院的医生、买豆花的大姐、住院时张桂梅老师的来捐款的大姐、捐款的鲜花饼企业老板。。。。
这些人物代表了华坪女高创办过程中贡献各自力量和支持的群体。
而谷雨、柳细莺、宁华。。这些学生,展现的是女高成功,也离不开所有女高学生的主观努力:自强不息。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山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
藐视卑微的懦夫
--华坪女高校训--
谷雨就是女高女生自强不息群生像的象征性人物。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六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雨生百谷!
你得先是“谷”,雨才能让你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梳理下谷雨的主要情节:
出场:
张桂梅老师拦住了来谷雨家提亲的队伍。而让张桂梅老师最惊讶的是:是谷雨自己想嫁人!
为什么?因为,呆在这个父亲酗酒的家里,毫无希望。不如自己能卖个好价钱的时候,出嫁。换个活法。
最终,在张桂梅老师的努力下,谷雨选择了读书。
“谷”在哪里?
如果谷雨铁了心要嫁,张桂梅老师拦得住吗?拦得住几次?
泼酗酒父亲的那盆水,是谷雨自己泼的。张桂梅老师的车后座,是谷雨自己“爬”上去的。
门口“疯女子”的命运,是谷雨自己想通了,拒绝的。未来,能不能读大学不知道,但是,人生,总不能就此认命,总要拼拼看!
出走:
因为女高经费面临困境,而父亲又在这时来向张桂梅老师讨要“买断钱”。谷雨,羞愤之中,决定:打工赚钱——把父亲的钱还了,再回来,一心一意读书。
回归:
打工受挫,谷雨,在现实的敲打中感悟:人生出路,于她来说,读书,唯有读书。
在第十八集,高考冲刺崩溃阶段的解压大会上,蔡桂芝说:老天爷把门关上了,只留下一扇窗,这个窗子还不结实,只剩下个烂窗框框。
谷雨说:我要骂我自己,我太蠢了,还什么自尊心啊,是承受不住压力的借口。
是啊,解压大会,女高的苦孩子们,实在扛不住,逼不得已才有了一个解压大会。
所以,当谷雨请求回归的时候。张桂梅老师强硬的拒绝了。为什么?战场上的逃兵。将军会怎么处理?企业里面,员工无辜旷工,企业管理者会怎么处理?
所以,大家对于张桂梅老师拒绝谷雨并不感到有什么不对。
不告而别,让人彻底的失望一次,你凭什么让人再相信你一次?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得自己证明你自己是“谷”,你得有你的行动、付出、代价,而不是靠说。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总结:谷雨,雨生百谷。
用强烈的戏剧化处理——学校门口搭窝棚。无论创作有意还是无意,这个情节,彰显了,女高的女生在华坪女高成功路上,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做出了艰苦努力,贡献了自己的汗水与智慧。
是的,他们的努力首先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不能否认:人,自强不息。
什么叫军事化管理:几点起,几点熄灯,洗漱几分钟,吃饭几分钟,上厕所几分钟,几乎没有除读书外的任何时间。。。
为了吃饭,女高女生的互帮互助,共同作战。。。
蔡桂芝的错峰行动 、宁华手上弹手的橡皮筋、弹到柳细莺头上的子弹。。。。。。
(《山花烂漫时》第十八集,太好哭,希望流了几滴马尿,写的此文值得你的一个点赞,一次分享)
《山花烂漫时》,好在真情真性,真实的生活智慧!
个人谈从《论语》看孔子何以为“万世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