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T大日语学硕考研经验分享:一个非典型考研人误打误撞的考研故事
更新时间:2024-10-16 13:39 浏览量:11
炸鸡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之前的一位超级超级超级超级优秀的实习生roji的备考T大的上岸经验贴。不得不说roji超级超级优秀的同时,“运气”似乎不是特别好,在保研and考研路上遇到了不少戏剧性的挫折。但是,作为结果,最后还是顺利上岸了自己备考的T大,真的是实力所在。不管各位读者考哪所院校,这份经验贴值得一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动力与勇气。
【一】前言
2023.7.16~2024.4.1,看着屏幕上绿色的“初步录取”,我才如梦初醒,自己终于跌跌撞撞地走完了这200多天的考研路。
大一以来,我想过很多未来的路,就是没想过要考研;我想过很多学校专业,就是没想过去T大日语。7月开始想着“试试考研”,9月拿到保研名额又放弃,10月换了学校匆忙准备,凭着一腔“寻找伯乐”的执念报了招生名额为1人的院校专业。
从择校到备考,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一切都刚刚不好,但又刚刚好。谨以此文,纪念我误打误撞走上的考研路,献给未来拥有无限可能性的你。
【二】个人情况与考研历程
在此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某top3大学日语系大四的学生,排名2/22,拿过国奖,语言成绩N1-163,无专四(划重点),专八优秀,有CATTI三笔和上海外语中口证书,英语方面有CET6-570+。
因为很早就立志要从事文学研究,所以本科阶段参加了很多科研和竞赛项目。竞赛方面主要是有笹川杯日语论文比赛的特等奖和三等奖、笹川杯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省级演讲比赛第二名、CATTI杯笔译决赛二等奖等。科研有主持两项校级大创(笹川杯论文特等奖就来源于其中一项),参与一项省级大创,发过一篇二作的英文论文(对外汉语相关,加成不是很大),还有一篇中文论文入围学会投稿中。
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院老师指导的大创项目,开始每周参加组会发表,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喜欢上了交流讨论问题、创造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于是便决定在学术道路上深耕。我从小就一直很喜欢文学,本专业是日本文学,在大学里也在辅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差不多大二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将文学的兴趣发展下去,以后做中日比较文学的学者。因此大学四年,我尽可能多的参加科研项目,一开始不知道研究方向的时候,我不管研究课题感不感兴趣就加入课题组打工,其间因为没跟对老师踩过不少雷(曾经被老师半夜三点叫起来写英文综述),也遇到过许多完全不感兴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的课题,但好在最后有那么一小点自己的研究成果诞生,对于写中英日论文和投稿期刊也积攒了七七八八的经验。
在此想和有志于在本专业继续深造的后辈们说,接触科研要趁早,在本科阶段走走弯路或许研究生博士就轻松些,接触之后要是觉得自己不适合不如研究生换个容易变现的专业。而且学术这个东西表面上看着光鲜,其实做起来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是撞上自己不喜欢、或者和自己“相性”不合的领域,很难创造出有生产力的观点。多参加一些大创项目,最好早早开始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或者去日本留学,科研经历都极其重要。
说回我的考研历程。从大二开始,读日本文学相关的研究生就几乎成为了我唯一的目标,国内或者日本都行,重点是要跟个心仪的教授。一开始,我的成绩保研还是比较稳的,但是我因为去日本交换留学错过了专四考试,本学院的保研政策历来都是要求专四良好以上才有保研资格,所以我在去年7月开始准备考研和日本留学两手抓,一开始把考研目标定在了P大日语学硕。P大日语学硕会考察中国文学的相关知识,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学,学起来很轻松也很有成就感,但当我备考刚刚进入状态时,9月P大招生简章一出,24年日语学硕招生人数为——0!原来每年招1推免2统考,24年居然只招收推免生了……没过几天更让人崩溃的事情来了:本学院的保研政策发布,把推免资格的硬性要求“专四良好以上”改为了“专四良好以上或N1 144分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我可以拿到保研资格了。可是保研政策出台之后夏令营和预推免都结束了,只有很小一部分学校有九推考核,我当时连本校的夏令营都没有参加,完全0offer,在综合考虑了研究方向、招生老师和学校层级等因素后,我最后还是放弃了保研资格,回归考研阵营。(重点:这告诉我们专四成绩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保研的同学,专四很有可能是门槛,建议大家尽量参加且积极备考)
在P大史无前例的停招和学院保研政策史无前例的调整后,我的心态经历了好几轮的大起大落,最后反而变得平和了起来:这么多巧合都能凑在一起发生在我身上,以后不论再遇到什么“意外”都没那么意外了。最后我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和时运不济的愤懑,踏上了3个月的复习备考之路。
在备考期间,我还参加了很多日语竞赛,比如上海市演讲比赛、笹川杯日本知识竞赛、日语论文比赛的决赛。前往全国各地去参加比赛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很耽误备考时间,但是能够突破自己井底之蛙的天空和其他高校的日语专业的学子进行交流切磋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即使是在备考过程当中,也建议大家去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一方面为自己的复试增加更多的筹码,另一方面也锻炼自己的日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
【三】初试备考经验分享
我的初试总分是418分,排名第一,政治69分,英语68分,两门专业课分别是140分和141分。可以看出,我的公共课完全不占优势,全靠专业课拉回来。虽然政治和英语也很重要,但是专业课才是大头,所以建议备考时间比较短的同学可以多放精力在专业课的复习上。
政治
关于政治,其实我没有特别多的经验,因为备考时间短,我的复习非常不充分。暑假的时候,我买了《核心考案》跟着徐涛老师的提高班夯实基础,但是没有听完,只听了马原部分。我高中是理科生,政治基础几乎为零,马原这部分要是没有高中政治哲学的基础想自学还是比较难的,跟课会好一些。至于其他部分可以以自学为主,徐涛老师的课在闲暇的时候当音频听磨磨耳朵。
到了9月,我开始做1000题,只做了一遍,没有二刷。10~11月也主要是刷题,把1000题的错题刷了一遍,然后也刷了腿姐、余峰老师的一些题目。常言道得选择题者得政治,大家可以购买刷题小程序,利用边角料时间多练一些选择题。要是背不下来可以在b站上找一些口诀,或者找歌曲助记(网易云上面有人上传史纲的)。12月开始刷肖四肖八,大题背肖四完全够了,今年押题非常准,肖四一定要背熟。
英语一
英语方面,学硕基本都是考英语一,比英语二来说更难一些。我的英语基础并不好,初高中六年没有学过英语(炸鸡老师注:roji之前外语学的不是英语),大一开始从ABC重学英语。但是我为了考六级,曾经刷过很多六级题,也旁听过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最后练就了一身哑巴英语,读写还行,听说非常差。但好在考研初试不考听力口语,哑巴英语也算是够用了。我之前因为写英语论文,积累了英语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经验,这一点我感觉对考研还是有帮助的。所以建议有志向考研的同学可以从大一开始就重点锻炼读写能力,可以的话最好跟着学校的老师做一些项目,试着用英语写论文,一方面锻炼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英语读写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主要是刷真题,把真题刷了两遍,第一遍的时候是每天刷一篇,刷完就去听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同时每天背单词(单词是基本功必须好好磨)。考研英语的出题方法和六级区别很大,六级相对来说原词复现的可能性更大,考研英语还是考基本功,必须得把文章读懂。所以建议大家在备考初期多背单词,力求把每一篇文章都看懂,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在正式考试过程中,我英语发挥的不是很好,今年的作文比较难,我花了很长时间在写作文上,导致完形填空和翻译基本没有做。反思之后觉得和自己没有进行模考有关系,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大家进行1~2次全真模考,这样才对时间分配有一个可感的把握。当然英语成绩不好和我平时对英语的疏忽也有关系,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可以从平时就锻炼起英语能力,这样到考场上才能发挥好。
日语专业基础
日语专业基础这门课每年是三个方向(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日语语言学)放在一张卷中考察,而且每年会偏重1~2个方向。去年考了文学和语言学,今年只考了语言学和文化,没有考文学。偏重考哪个方向也和当年招生老师的方向有关。有时候保研的同学会优先匹配导师,剩下的导师会参与统考的出题。今年很明显是保研的同学为文学方向,语言学和文化方向老师出题,目标招收这两个方向的学生。由于不知道每年会轮到哪个老师出题,所以建议备考的同学一定要都准备都重视。
我备考的时候主要复习了文学和文化,因为计划的研究方向也比较偏重这两个方向,我对于语言学比较疏忽,这也和我不太喜欢语言学有关。在考场上看到卷子的那一刻是崩溃的,很多地方并不是很熟悉,比如说考察了山田文法的助词分类,这基本是我的知识盲区,我知道山田文法是什么,但是没有明确背过这个文法体系的助词分类。今年语言学占50分,文化占50分,20分考察古典日语翻译,30分考研究计划。虽然语言学的题目我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文化方面我的积累还是不错的,我就把努力50分的题答出了100分的程度,不仅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答了出来,还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最前沿的研究内容。考完之后我其实已经对这次考研没什么期待了,完全没有想到老师会给我这么高的分数。事后复盘的时候,我觉得T大老师阅卷可能并不是根据每道题的得分严格赋分,而是对于卷面的整体给一个分数。哪怕不是每道题都答得很好,只要你能在卷中展现出学术思维和知识背景,让老师对你有探究欲,就可能给出高分捞你进复试。所以想要备考T大的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注意对于文学史,文化史和语言学的知识进行深挖和拓宽,并且一定要掌握比其他人更多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突出你的优势和潜力。
下面来说说我的复习经过,先是文学文化方面。7月到10月,我把市面上常见的文学史和文化史的书籍都入手通读,根据这些教材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笔记,兼顾广度和深度,比如重点的作家会把所有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影响、艺术特色等进行梳理。到了10月之后,我就重点背笔记,背了五到六遍,基本是早上背文学史,晚上背文化史,其他大部分时间来读一些专著和论文,手写读书笔记。比如《日本文学史序说》这本名著,我就专门手写了一本笔记。这本书有自己的逻辑线索,与传统的文学史教材不太一样,为了在背诵文学史的过程中加深深度,选择了这本书。在这里非常建议大家手写一些笔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读专著会读了就忘,只有手写一遍才能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我也读了一些T大老师们的论文,T大老师的出题风格基本上和研究方向是一致的,了解一下他们最近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去预测出题方向。
在备考文学的时候要注意两个作家——夏目漱石和鲁迅。鲁迅是T大研究文学的老师都非常关注的一个作家,所以建议大家去读一些鲁迅相关的论文,把鲁迅的名篇都找来看一看,虽然没有在《日语专业基础》这门课中考到过,但《综合考试》的作文已经是连续两年考察鲁迅了。可以关注藤井省三老师的专著《鲁迅和日本文学》,包括他的一些论文,有一个中日比较的视野可能会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鲁迅。夏目漱石也是考察的热门,对他每个作品的情节、主要人物、主题,以及夏目漱石本人的生平都要了如指掌。备考文化的时候要注意:1)日本历史的整个脉络要清晰,如时代的先后顺序、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分界线、重点历史事件的年份、与中国的关系等。2)思想史的梳理,日本三大思想(儒学、佛教、神道教)的发展脉络、与中国的关系等要梳理出来。
语言学方面,我其实主要是读了几本教材,然后手写了一本笔记并背诵,考前的时候把爱初心《考点精荟》里面语言学的词条解释背了几遍,基础知识几乎是夯实基础了。但我自己对语言学不是很感兴趣,复习的时候也很懈怠,几乎没怎么深挖一些语言学的知识点,导致今年考到山田文法就不知所措了。如果有同学想要研究语言学的,务必要注意深挖和拓展,因为可能会考得比较偏。
古典语法方面,T大这两年考察翻译比较多,今年比较简单,是译成中文。内容多考察冒头文(今年是《源氏物语》的冒头文和《平家物语》的冒头文,相信所有备考日语学硕的同学对这两段都不会陌生)和名篇。备考的时候除了要掌握古典语法,还要最好把所有古典名作的冒头文、以及《枕草子》《徒然草》《方丈记》的重点篇目找出来读一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必要时候可以背诵。
下面列一些参考书籍。
文学史:《日本文学史》高鹏飞版(这本广度不错,很多拓展)、《新国语便览》(这本深度不错,尤其是文学史意义概括得很精准)、《日本文学史序说》加藤周一(T大给出的参考书之一,用作文学史思维培养,偏古代,最好读日文原版)、《日本近代小说史》安藤宏(偏近现代,用作拓展可以)、《日本文学史》李先瑞(广度和深度都不错,可以重点读)、《日本文学史概说》市古贞次(简略版的文学史,可以用作入门)、《日本文学思潮史》叶渭渠(可作拓展)
读本类:《日本古典文学入门》张龙妹(里面有经典名篇的精读解析)、《日本古代文言文选》北大版(可以作补充,注释很详细)、《日本现代文学选读》于荣胜(闲下来时读一些经典短篇,了解作家的艺术风格)、《鲁迅和日本文学》藤井省三(把鲁迅和日本文学的关系梳理得很详细)、《漱石之心》(了解夏目漱石思想,许多观点很有启发性)
语言学:《日本语言》徐一平(比较基础,是T大给出的参考书,偏基础,可以用作入门)、《日语语言学》翟东娜(比较全面,作为对前本的补充)、《新しい日本語学入門》(挺宝藏的,理解语言学的全新的视野)、《日语概说》皮细庚(助词那部分很全面)
文化史:《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名著必读,但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史基础)、日本历史教材(强烈推荐大家去找日本中小学的历史教材,易懂且全是精华,从头到尾梳理几遍)、给日本高中生开设的历史网课(这个也很宝藏,历史+文化史+思想史都有,可以看一看加深记忆,链接见下方)、NHK历史讲座(b站上有,特别有趣,放松的时候看)、《日本史》(实在是太厚了,挑着看了看)、《日本文化史》叶渭渠(比较注重史前,可做拓展,但一般考不到这么深)、《日本的思想》丸山真男(名著但是很难懂,想要挑战的同学可以看看日文版)、《日本思想史》末木文美士(梳理日本思想的发展脉络很好的入门书,可作拓展)
*给日本高中生开设的历史网课链接:https://www.try-it.jp/k/social_japanese_history_b/
总体来说,T大的试题要求考生对于日本文学、文化、语言学的知识点的深入了解(这一点和P大不同,P大主要考察广度)。比如今年考察到了儒学在日本的接受史,需要谱系化的思维。但总体来说考察到的都不是很偏的知识点,所以想要备考的同学一定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往深挖,必要的时候可以看一些论文进行补充。除此之外,T大考题注重宏观的整体思维,需要考生对日本的宗教史、日本的思想史、文学的思潮脉络等有历时性的、谱系性的把握。
综合考试
这一门是2022年以后改的,现在可参考的只有三年。每年基本都是两个部分,翻译和写作。2024年是翻译80分,写作70分,考察的是鲁迅《影的告别》的翻译和感想文。这门考试主要考察日语的基本功底,也就是输出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突击的。
写作方面,与其说是作文,不如说是小论文,需要大家掌握一定的论文写作的技巧。这里推荐大家去参加笹川杯论文比赛,提前跟着老师去写一写论文,可能在考场上对于论文写作会更得心应手。由于是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整理出自己的创新的观点,如果仅仅是对已知知识的概括,就没有个人特色,文章就不出彩。比如说今年考察对鲁迅的心理的理解,可以不只写《影的告别》这一篇,还要结合一些别的作品进行阐释。备考的同学在平时练习时就可以尝试着挖掘和别人不同的一些观点。拿鲁迅来说,大部分人对他的认知是反封建的斗士,但如果仅把握这个就不会出彩,他对于“离乡——返乡——再离乡”的乡土小说模式的开辟、对于思想解放本身的质疑、对于革命者反被人民迫害的反思等等,都需要去挖掘。总之,在写作的时候,需要展现独特的思考,让老师看出你的学术潜力。要把考试当成是一次展示,而不是一次检验。
最后来讲讲翻译和写作的备考。我从10月开始跟着爱初心的日语专业考研通用班练习翻译,也购买了《翻译必携》这本书自己练习,大概两天练习一篇。写作的话是从10月开始一到两周写一篇,给系里的外教老师进行修改。我的训练其实并不是很充分,但这前提是我写作的底子不错。如果写作功底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尽早开始训练,一定要动笔写才能越写越好。
专业课备考总结
总的来说,T大两门专业课其实给分非常灵活,老师会从这张试卷里判断出你对日语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还要看出你独立思考的学术能力。所以备考的同学要利用这个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老师看到你的潜力。反思一下,我50分的语言学答得并不理想,但还是拿到了141分,大概是因为我在文化方面发挥的比较好,被老师看到了我的优势。
最后提一个小的建议,虽然我们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但是大家不要仅仅局限于日本文学和日语语言学。林少华老师经常讲,学好外语的前提是学好中文,学有余力的同学,尤其是还在大一大二的同学,最好去拓展一些中国文学、西方文学、文学理论的知识,可以去旁听或者辅修中文系的课程,也可以在B站上找名校的网课看看。在这里推荐大家在B站上收看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课程,会让大家对于文学这个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复试备考经验分享
2024年T大的考研复试没有笔试,只有面试。往年是复试总分500分,笔试和面试的分数占比是1:4,但今年把笔试的内容包含在了面试中,全部为口答。
进考场后被要求朗读一篇关于夏目漱石的文章(应该是三好行雄一本论著的前言),然后让谈一谈感想。这一部分就凭借即兴发挥和口语功底,很难去准备。之后主要就是根据自我介绍和研究计划等展开,非常偏重学术。我在进面试考场的时候,向所有老师提交了纸质版简历、成绩单、日文版的研究计划书(2000字左右),还有曾经笹川杯得奖的论文。我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们就一边翻着我提供的这些纸质材料,一边勾勾画画,之后针对其中的问题提问。因为我的研究计划是比较小众的,笹川杯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几乎没有人做过,所以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几乎都在我掌控的范围之内。在此建议大家在准备复试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打磨自己的研究计划书。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可以和老师以往的研究内容不完全一致,但大方向要贴合。因为如果要是和导师完全一致的话(比如鲁迅或者夏目漱石),就会被老师发现很多问题,很有可能会被问到知识盲区。不如找一些比较小众的、有你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这样老师们掌握的信息可能会小于你掌握的,就会使得交流更加顺畅。另外,T大的面试除了考日语口语,有时会随机掉落英文问题。当时老师看到我成绩单上英语课的成绩不是很好,就专门问了这一点,我做了解释之后,老师们就突然让我做英文的自我介绍,但好在我提前准备了,应对起来比较轻松。所以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中文、日文和英文的自我介绍都要准备一份。
我复试拿到了481.49分,是人文学院最高的,出考场时我就觉得发挥还不错,所以拿到这个成绩也不算很意外。整个面试过程我感觉还是比较流畅的,这得益于我去日本交换留学过半年,也一直在参加日语演讲比赛,口语底子还算不错,而复试首先看的就是口语表达——这一点T大P大也不一致,P大据我观察学硕这块只要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对口语的流畅度要求不高,而T大一向重视口语的输出。另外,我觉得面试中和老师的交流氛围的流畅度是比回答的知识点的准确度更为重要的。哪怕你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太了解,但是你要尽可能把它转化为你比较熟悉的领域,让老师看到你对这个问题本身的理解程度和你自己的思维模式。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千万不要冷场,可以尝试着去表达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然后从已掌握的知识面出发,尽可能多的做一些回答。我也问过自己现在的导师,很多时候面试老师并不强求考生对某个知识点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毕竟面试还是很考验即兴发挥的,很难表达得滴水不漏),而是看考生的表达方式、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学术思维。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只要你让老师看到你的学术潜力和对学术的热爱,你就赢了一大半。
我考前并没有进行模拟面试。但是我认为在复试之前进行模拟面试还是比较重要的,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尝试。
【五】一些关于“考研”的反思
【1】考研的“筛选”机制
说起来可能有点自夸的嫌疑,我原本认为我很喜欢学习。
但我在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不是喜欢学习,是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对文学文化的一切都抱着巨大的热忱和激情,每一个历史人物和作家我都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不惜为了弄清楚一个知识点看很多书。但对于语言学,或许是在日本学语言学留下的阴影,我一点都提不起兴趣,稍微看一会就被瞌睡虫袭击,知识点也需要靠死记硬背才能入脑,不太深入思考背后的逻辑。
这样想来,考研大概也有这个目的吧——自动筛选那些不适合不真正热爱某领域的人。你报考某个领域,你在备考的时候就必须用大量的时间去嚼碎这些知识。其实你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你大概就知道了自己适不适合喜不喜欢研究这个领域——因为当你不是真正热爱这个领域的话,将里面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将会变成非常非常痛苦的过程,自然比不上那些喜爱这个领域愿意去弄清楚知识背后的逻辑的人。
我不喜欢语言学,那么即使我背会了语言学课本上的所有知识。但当语言学的老师出题、想寻找那些对语言学热爱的学生的时候,我就会被筛掉。
总之一句话,只有真知灼见是切实可感的,所有的欺骗和伪装都会在考场上原形毕露。
【2】“为了考研去学习”不如“为了学习去考研”
我从开始备考考研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反正这些知识将来做研究都会用得到,不如以考促学去逼迫自己记忆得更深刻一些。所以备考过程中我都是以拓展知识为主要目的,应付考试为次要目的。我刚考完时以为自己肯定是考不上了,但出考场时没有感到一点沮丧,反而是轻松和喜悦。因为我知道,虽然结果可能是消极的,但学到的知识是真真切切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谁能想三四个月前我对日本历史日本文化语言学几乎是一无所知呢?现在我可以把儒家思想在日本的接受史那么完整流畅地梳理下来,对“神佛习合”之类的概念了如指掌,这些知识一定会成为我今后研究的动力。备考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无论结果如何,我永远不会后悔放弃保研,选择考研,它让我看清脚下的路,也让我深爱远方的路。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当我面对时间短、任务重的考研压力时,几乎没有精神内耗,大部分时间都情绪稳定,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了备考上。现在想想,这样的心态也是考研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3】学长学姐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在初试和复试备考过程中都受到了宪老师推荐给我的往年上岸T大的某个学姐的帮助和指点,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学姐的指导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在此特别感谢这个学姐,还有热心帮我牵线的宪老师。但要注意的是,学长学姐不是百度更不是AI,能自己消除的信息差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努力搜索,和他们交流时能礼貌客气就不要做伸手党。毕竟他们也很忙,帮我们是情分,不帮才是本分。
【六】后记
前些天毕业论文答辩,又遇到了不可控的戏剧性的事情,被我导笑道:“你好像一直以来运气都不怎么样,但好像每次都能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听到这话一开始有点哭笑不得,但仔细想想,也算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吧。一路走来,我确实是不幸地错过了许多机会,但幸运的是,我终究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伯乐,给我两门专业课高分,让我在公共课严重拖后腿的情况下以初试第一冲进复试。
我不想过多渲染考研有多苦,毕竟我只经历了半年多,比我战线更长的人大有人在。我的大学考研氛围并不浓郁,9月的时候,许多同学开始晒保研录取通知,出国的同学也接连收到offer,只有我们这些被剩下的考研人需要早出晚归泡图书馆。我不能忘记的是那种感觉,就像你一个人待在没有窗户没有灯的黑屋子里摸黑画画,听着屋子外的人欢呼雀跃、嬉戏喧闹,但你能做的不过是将画笔攥的更紧,期盼着看到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的黎明,期盼着自己有一幅佳作在众人面前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一天“可能明天来,可能永远也不会来了。”考研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支撑着我熬过来的,就是那份坚信自己是千里马的执念——成功了,这份执念就是“怀才不遇”,失败了,就会被嘲笑是“自视甚高”,但不管结果怎样,我希望自己始终有为了这样的执念去拼搏的冲劲。
最后,特别感谢宪老师、热心的学姐还有其他遇到的生命中的贵人,感谢对我有知遇之恩的伯乐,感谢我校日语系老师对我一直以来的“溺爱”(有老师甚至想为我陪考)。遇见你们花光了我太多的运气,但你们真的值得。
这条路,我走了好久好久,在黑暗中不敢回头。
行至水穷处,蓦然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
By roji
🌸🌸🌸🌸🌸🌸🌸🌸🌸
炸鸡老师:感谢roji的分享。我们公众号分享日专考研经验贴已有很多年了,这是第一次读到让我感觉热血沸腾的文章。今天以上的排版花了我一个多小时,不是为了搞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真的不自觉投入进去一字一句在品味,好多原文加粗的话语都是打动到我的地方。
最后我也想感谢roji,roji在读书期间,很长一段时间也在我们这边实习。虽然从世俗角度来看,公司里我是“上级”,年龄上我是“前辈(甚至长辈w)”。但在精神层面,真的得向roji学习看齐。她所拥有的这股能量、这股精神,真真切切不断传递给我、打动着我,让我觉得人生在世,能够学习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是多么幸福、有意义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