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台词表演
更新时间:2024-10-10 08:56 浏览量:11
上完一堂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声音训练课,学生们常会开玩笑:“消耗不亚于一节体育课。”拔河、倒挂上半身呈“瀑布式”、四肢朝天呈“海草式”、平板支撑、如“奔跑的猴子”一般登山跑,学生一边做着各种动作,一边练习发声,一边说文本。
台词传得远、说得清、讲得明,是一名合格演员的基本功。如今,各类小剧场的兴起拉近了舞台和观众的距离,乃至微短剧的红火带动“屏幕演员”的需求,如何创新丰富教学手段、平衡好艺术追求与现实需要,成为专业院校思考的问题。
润物细无声的基本功,奠定表演层次
不久前,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戏剧学院的教授乔·阿尔伯蒂造访上戏,给学生们带来吉斯特方法大师班。身处对外开放最前沿的上海,上戏及表演系管理层敏锐地意识到,要把国际最先进的表演方法与训练体系率先导入中国。国际一流的声音训练体系就是其中重要一环,不仅送自己的教师到国外进修,而且直接把包括菲茨莫里斯等在内的戏剧大师,请进上戏课堂。“国际戏剧表演训练方法的引进丰富了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让学生得以在比较学习和辩证批判与吸收中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创作方法。”田汉戏剧奖获得者、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菲茨莫里斯声音训练机构中国区统筹林青虹对记者表示。
台词基本功看似润物细无声,中西方不同的发声训练方式会带来直接差异吗?林青虹曾指导过出演迪士尼电影真人版《花木兰》的美籍华裔演员,运用融通中西的声音训练方法帮助其“正音”。“许多好莱坞华裔演员在英语作品中说台词没有问题,但当他扮演一个具有中国背景的角色时,他的点送、说话方式与人物出现了割裂。”于是,林青虹组合使用中美声音训练方法,将中国传统台词教学的绕口令和发声练习与西方声音训练方法相结合,经过几周的训练,演员的台词有了明显的改观。
“中国声音训练在一代代前辈努力下,百花齐放,但置于全球的坐标系里,仍有若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主观性、经验性为主。近年来,西方建立了较为体系化、科学化的声音训练课程体系,但细细研究,便可发现中西方声音训练之间有着相通之处。”中西结合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中英文语境不同、吐字归音差异、学生接受程度等,都是林青虹在实践中发现的难题。
多元场景中,演员如何“自带麦克风”
林青虹博士攻读的是人类表演学,导师孙惠柱让她接触到人类表演学的国际前沿理论,其中,尤金尼奥·巴尔巴《戏剧人类学》所论及的前表意理论带给了林青虹灵感。“千人千样的演员可以遵循重复性的训练,为什么重复性的训练可以塑造千人千样的表演甚至表演风格?巴尔巴的答案是——前表意。”“前表意”训练,就是让演员的训练回到最初阶段,在文化的“干细胞”层次,寻找跨文化、跨语种、跨剧种的声音表演训练路径。
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万物皆媒”的媒介化时代,观众对演员声音的期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院校培养的演员大多活跃在舞台上、影视剧里,而今,演员需要面对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过去有所谓的舞台腔、播音腔,如今国际声音训练发展趋势是培养‘自带麦克风’、可以适应多元化场景的表演者。”她说。
另一方面,过度生活化的发声也会带来舞台标准降低的问题。林青虹以自己在某些小剧场音乐剧的经历举例,她的直观感受便是“费劲”——演员唱得费劲,观众听得也费劲。“演员没有很好地训练气息,虽然相比大剧场,小空间对演员声音的要求有所降低,但缺乏专业训练的发声导致的‘快餐式’表演,对于观众来说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