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廖昌永与上音师生一起,把如诗如画的“中国之春”带到欧洲

发布时间:2025-05-15 00:34:31  浏览量: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意大利当地时间5月12日晚,拥有212年历史的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迎来2024-2025年春季演出季收官音乐会。记者从上海音乐学院获悉,这场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携手世界著名声乐钢琴艺术家哈特穆特·霍尔共同合作,全名为“中国之春:廖昌永与哈特穆特·霍尔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

音乐会现场。上音供图

这场演出将16首中国艺术歌曲化作流动的东方画卷。音乐会的曲目单堪称一部微缩版的中华精神文明史:《幽兰操》里有着先秦文人君子的气节,《枫桥夜泊》《阳关三叠》的一物一景尽是唐朝士人对家国秩序的期盼、与友人难舍的情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映照着宋代的生命哲思,《玫瑰三愿》里又有战时文人临危不乱的风骨。哈特穆特·霍尔说:“艺术歌曲,就是诗歌和音乐的二重奏。”这16支曲子,采诗合乐,把中国音韵美、文学美、情感美和深刻哲思融于音乐。

音乐会现场。上音供图

从激情高亢、起承转合再到柔情婉转的低吟,中国艺术歌曲的神韵和精髓令人心动。每曲唱毕,科莫歌剧院内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临近尾声时,应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廖昌永返场演唱黄自的《思乡》和多尼采蒂的《我要为你建一座宫殿》。现场有不少观众专程从瑞士、奥地利、德国、西班牙等国赶来。

“千言万语不如清唱一句。”廖昌永说,“对外国观众来说,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听懂中文,但往往能被中国艺术歌曲独有的韵味和深厚的情感所打动。而音乐家在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与观众交流的过程,满怀深情地演唱,就会收获观众真诚的反馈,这样的音乐传递出的真善美总是能够穿过时空、越过山海,唤起人们的心灵共鸣。”

音乐会现场。上音供图

演出结束后,廖昌永与哈特穆特·霍尔的艺术歌曲之旅还将前往德国、芬兰等地,绘制出中国艺术歌曲在全球范围内更广阔的文化地理版图。

“这些年,通过中国艺术歌曲的国际推广,欧洲的观众对中国音乐艺术的过去与未来,对用中国的美丽语言所讲述的人类共同的悲喜深感震撼和共鸣,这就是音乐这座人类文化和精神桥梁的伟大作用和意义所在。”哈特穆特·霍尔说。

除了当晚的音乐会之外,廖昌永此行还与上音师生走进在国际音乐界享有盛誉的意大利“加拉拉泰普契尼音乐学院”校园,通过大师班、讲座等活动,与当地学子、观众面对面交流音乐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