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课题引领促深研 课例研讨助成长
发布时间:2025-05-14 10:24:38 浏览量:2
春暖花开竟娇妍,春风拂柳絮飘。2025年4月,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体态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们,怀着教育初心投入研究。近日,学校开展的《金孔雀轻轻跳》《时间像小马车》《理发师》展示课,不仅展现了教学创新成果,更带领孩子们畅游在音乐的海洋里,开启了低段学生对音乐的新探索。
第一节课由侯伟鹏老师执教《金孔雀轻轻跳》。侯老师在导入新课时,语言生动,表情自然,教态亲切,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了解傣族文化及孔雀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兴趣,让学生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如“嘴式手型”女生、“掌式手型”男生)及上下肢动作(如屈伸、碎步),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结合舞蹈动作表现孔雀的轻盈与优雅,学生不仅能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语汇,还能在律动中感受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第二节课由万恩玲老师执教《时间像小马车》。万老师通过律动教学,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肢体语言,如《时间像小马车》中渐强渐弱的肢体表现,引导学生用拍手、跺脚感受“哒哒哒”的节奏,模仿马蹄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知力和音乐表现,让学生在“玩音乐”中理解时间的珍贵,同时提升节奏感与协作能力,在律动中既感受音乐的美感,又深化对“珍惜时间”主题的理解,达到“以动启智,以美润心”的教学目标。
第三节课由胡枫老师执教《理发师》。胡老师通过柯尔文手势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理发师》歌曲,用拍手、跺脚感知节奏特点,如2/4拍强弱,模仿剪刀“咔嚓”声,通过将理发师职业动作转化为趣味律动,学生不仅能提升音乐感知与身体协调能力,还能在角色扮演中深化对职业劳动的理解,实现“以美育人、以劳塑人”的目标。
此次活动为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进一步指明了教学的设计思路,明确了课堂实践的方向,对今后课题组的研究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舞台,在这里,每一个跳跃、每一次拍手,都是与音乐的深度对话。正如达尔克罗兹所言:“音乐教育应唤醒身体的本能。让我们以体态律动为桥梁,带领低年级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起舞,让美的种子在动作与旋律的交融中悄然生长。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潜心教研,努力打造有魅力的音乐课堂,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音乐旋律带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