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锦慧从教三十周年师生音乐会:让每颗星找到属于自己的银河
发布时间:2025-05-13 04:38:28 浏览量:1
1990年,来自新疆的女孩孟锦慧,带着喀什噶尔的阳光踏入上音校园,师从王品素、陈星、郑倜等声乐大家。1995年,她以《罗布泊》的苍茫吟唱惊艳乐坛,随后转身成为三尺讲台的耕耘者。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孟锦慧过去三十年培养出数十位金钟奖、孔雀奖得主,更以《丝绸之路上的歌声》系列研究,让千年驼铃在当下回响。
5月11日,“丝路慧锦——孟锦慧从教三十周年师生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孟锦慧携31位爱徒登台演唱,而台下,她曾经的老师,今年91岁高龄的郑倜也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当天正逢母亲节,全体演员唱起哈萨克族民歌《母亲之歌》,台上台下,许多人眼含热泪。
音乐会现场
孟锦慧常说:“真正的教育,是让每颗星找到自己的银河。”她的学生里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在学生们口中,她是“会施魔法”的老师。她将新疆民歌优美的韵律融入科学发声训练,让民族唱法既有学院派的严谨,又饱含大地的温度。她在《中国声乐曲选》教材中首创“文化情境教学法”,每首曲目都配有历史背景解读与情感地图。
这份匠心,让她的学生不仅在金钟奖等顶级赛事中获奖,更涌现出几十位出色的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年轻人。为编纂《丝绸之路上的歌声》,孟锦慧团队足迹遍布新疆、甘肃、青海,记录下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原生旋律。她还和学生们组成“丝路艺术团”,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和讲座。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上登台的有不少优秀的青年歌唱家。维吾尔族歌手木巴来克·托合提和祖力皮克尔·买买提是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独唱演员,哈萨克族歌手巴合提加玛丽·加库兰是新疆阿勒泰地区歌舞团独唱演员,曾两次获得金钟奖。孟锦慧一直鼓励少数民族学生保留自己的特色,传承好本民族的民歌,也开拓国际视野,学好声乐技巧。
孟锦慧的不少学生后来也和她一样踏上了三尺讲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许洁、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金瑶、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叶雯等一一亮相音乐会,带来拿手曲目。在校学生演唱的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京剧《卖水》选段《表花》也唱演俱佳,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现场
孟锦慧的老师,91岁高龄的郑倜也来到音乐会现场
在教学中,孟锦慧打破民歌、戏曲、美声的界限,让学生们博采众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叶雯在跟随孟锦慧学习五年民族声乐后,赴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了四年美声唱法。学生向梦怡也在学习民族声乐后,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学习美声唱法。
“每个学生的天赋、个性各不相同,所以音乐教育也应当因材施教。”孟锦慧说,“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也很高兴过去三十年,看着这些小苗苗长成一棵棵大树,他们在艺术上各具特色,也卓有成就,这是音乐的薪火相传。”
栏目主编:李君娜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