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音乐剧票务网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李凯馨“辱华录音”事件持续发酵:从“星二代”到戏剧性坠落

发布时间:2025-05-12 15:43:40  浏览量:4

**导语**

新加坡籍华裔演员李凯馨近日因一段疑似辱华录音陷入舆论漩涡。这位曾以许鞍华微电影《老唱片》出道的“天才少女”,如今因争议言论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危机。事件背后,不仅折射出跨国艺人在文化认同与商业利益间的撕裂,更引发公众对“双面艺人”现象的深度反思。

**“录音门”始末:从捞金争议到文化底线失守**

2025年4月,一段长达6分钟的录音在网络疯传。录音中,疑似李凯馨的声音以轻蔑语气称“来中国拍戏只为捞金”,并多次使用侮辱性词汇贬低中国观众,引发全网震怒。尽管其工作室迅速发布声明否认录音真实性,但未加盖公章的声明与过往争议叠加,反而加剧公众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李凯馨此前已多次陷入文化立场争议。2024年春节,她在社交媒体使用“Lunar New Year”替代“Chinese New Year”的表述,被指刻意淡化春节的中国属性;2023年某访谈中,她更调侃中国古装造型“不够时尚”,引发剧迷不满。此次录音曝光后,《赴山海》剧组紧急删除其所有宣传物料,原定5月20日的播出计划无限期推迟,成毅、古力娜扎等主演亦受牵连。

### **成长轨迹的双面性:星二代光环下的矛盾人格**

李凯馨的职业生涯始于“高起点”。15岁出演许鞍华执导的苹果广告《老唱片》,凭借清纯形象与音乐才华崭露头角;此后参演《海上牧云记》《我的波塞冬》等剧,逐渐积累人气。然而,这位“天生适合娱乐圈”的星二代,却始终在公众形象与私人言行间剧烈摇摆。

2023年,李凯馨在采访中坦承曾患抑郁症,称“每天反复纠结他人看法,甚至因两根白发陷入崩溃”。这种敏感特质与其社交平台上的“社牛”形象形成反差——她既能因迷恋泰勒丝演唱会推掉工作高调追星,又自诩“INFJ人格”,擅长通过照片解读他人性格。矛盾的是,这种细腻的观察力未能转化为对文化差异的敬畏,反而成为其“双面操作”的工具。前助理爆料称,她私下将中国市场称为“提款机”,与公开表态的“热爱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认同的生死局:尊重才是跨国发展的通行证**

李凯馨事件为跨国艺人敲响警钟。数据显示,2024年主动学习中国文化、参与公益的跨国艺人商业价值提升25%,而涉及争议者则下降40%。这印证了市场规则的转变——从“流量至上”转向“价值优先”。

对比《万里归途》中尊重中国文化的海外演员,李凯馨的坠落更具警示意义。正如北京日报评论指出:“艺人若将市场视为提款机而非文化共同体,终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