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富乐学校舞蹈《她在丛中笑》荣获绵阳市校园舞蹈大赛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5-07 20:52:00 浏览量:6
4月30日,在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的绵阳市第九届校园舞蹈比赛中,绵阳富乐学校游雅岚主任、赵尔雅老师指导的舞蹈作品《她在丛中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游仙区参加全市决赛,从全市近60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场最高分,一举斩获本次赛事最高奖–特等奖(第一名)。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舞蹈作品《她在丛中笑》以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 咏梅》编排创作,以刘胡兰、江姐、投江的八女、学潮中的女学生、传递情报的纺织女工、守护伤员的女护士等女英雄为原型,歌颂她们在炼狱、在战场,从饱受压迫到奋起反抗,用生命见证烂漫山花开遍整个华夏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舞台上,富乐少年们通过灵动的足尖、有力的肢体,将巾帼英烈们为家国献身的血色芳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们的表演饱含深情,缅怀了那些为国家、为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让英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
对于热爱与坚持,她说:
邹嘉妍: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关于爱国主义题材舞蹈作品,比赛前夕,游老师和赵老师每天晚上给我们排练三个小时,游老师非常严格,从动作、眼神、细节、队形、情绪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专业意见和要求。是老师们对作品不断进行打磨与细节刻画,做到精益求精,才让节目获得了全市特等奖第一的优异成绩。这次比赛是我在学习舞蹈生涯中宝贵的人生经历,我们生长在一个和平年代,身为新中国青年,应该有一颗爱国心。如今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但这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所换来的,我们应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努力奋进!
欧富雪:在排练红色主题舞蹈时,我们起初难以把握革命英雄的坚毅与热血,动作虽标准却缺少灵魂,是游老师、赵老师引导我们想象敌人的残酷以及战火中的信念,感受英雄的牺牲与无畏。渐渐地,我们的眼神坚定了,动作更有力量,情绪更加饱满。每一次练习,都是对红色精神的更深领悟。让我们领悟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是信仰的传递!
崔诗琪:我在排练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和体验,将自己融入江姐这一人物形象,这种真情实感的投入使表演更加真实和动人。我们20人同甘共苦,共同见证了这个作品从雏形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她在丛中笑》不仅是一个舞蹈作品,更承载着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我们在表演时数次哽咽,不仅是因为角色的代入感,更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表演结束后,观众的掌声和认可是对舞者最大的鼓励。我感到无比满足和自豪,这种成就感和对历史的传承感使得我对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王若伊:我们在排练时触摸历史脉搏,战火纷飞的场景历历在目,舞台上的红旗是无数先烈用青春热血浸染的勋章,革命先辈的精神化作信仰的惊雷,让我们一次次坚持下去。如今我们以铿锵之声重铸革命者脊梁,用年轻臂膀托起不灭的精神火炬。红色基因在演绎中奔涌,英雄气节于共鸣中永生,这既是艺术淬炼,更是灵魂洗礼。
陈怡米:初排时的我,面对体力不支、脚底重心不稳的情况,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游老师与赵老师会及时指出我的问题并予以纠正,直至完美呈现。群舞动作中,我们常常出现步伐不一、节奏混乱的情况,游老师告诉我们,舞蹈不仅仅是个人的展示,更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我们要如同作品中的战士一般整齐划一,于是我们开始加强沟通,团结一心,并逐渐找到了默契,舞蹈的整体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排练的深入,我更加注重情感的表现,学会通过肢体语言传达舞蹈中的英勇顽强及满怀希望的情感与意境。游老师让我们感受每一个舞蹈动作背后的意义,给我们讲了许多革命先烈的事迹,我备受感动与鼓舞,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与角色合二为一,渐渐发现自己在舞蹈中表演更加自然流畅。
孙奥悦:初排时,大家都很迷茫甚至不理解动作所表达的含义,老师们一遍遍细排我们的动作,一遍遍调整我们的情绪,老师说“现在你不是一个舞蹈表演者,你就是女战士、女学生、女英雄!”。两次比赛大家都热泪盈眶,真正的融入了角色。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是整个舞蹈的升华,我们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每一次听到音乐、看到我们的舞蹈视频都深受感动,眼前再度浮现出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很幸运能够参与这次舞蹈比赛!
参赛前夕,指导老师们在排练过程中精心雕琢每一个动作,从最初动作的生硬与不熟练,到后来的行云流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打磨。学生们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不少同学在课余时间主动加练,即使身体疲惫不堪,依然咬牙坚持。
《她在丛中笑》的获奖,不仅展示了绵阳富乐学校舞蹈团的卓越艺术水准,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未来,学校舞蹈团将继续带来更多优秀作品,让红色基因在艺术的滋养下代代相传。